- 探秘瑞士鐘表的學徒制度
- 發布時間:2014-12-10 瀏覽:
前言:瑞士鐘表不僅把制造鐘表當作一門藝術,更注重培養傳承這一門藝術的人才。如果中國想在鐘表行業上有自己的特色產品,一定要重視這一門藝術,更要培養新一代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手表制造是門藝術,制造者既要懂得尊舊-尊重手表制造的傳統工藝,又要懂得納新——吸納制造行業的前沿技術,并且需要擁有獨特的藝術品位,精湛的手工技術和扎實的學科基礎?!薄浻赟watch 集團網站
手工制造瑞表
正在大多數國家的學生還在為如何就讀于世界頂級高等學府而絞盡腦汁之時,在這座安逸而富足的中歐城市——瑞士,卻有三分之二的學生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做學徒。
瑞士的學徒制度淵源已久。起初制表機械尚未出現,瑞表都由手工制造完成,到了19世紀中葉,瑞表制造工藝流程日趨復雜,在表廠的要求下,第一所學徒鐘表制作學校于1824 年在日內瓦建立。
瑞士目前有六所鐘表制作學校,自然地分布在汝拉山谷(Arc Jurassienhas)——除了日內瓦這所古老學校外,其他學校包括:
沃州( Cantons of Vaud)的ETVJ, Ecole Technique de la Vallée de Joux
紐沙泰爾(Neuchatel )的CIFOM, Ecole Technique (主校園在Le Locle)
伯爾尼(Berne)的CFP/BBZ, in Bienne
索洛圖恩(Solothurn) 的ZeitZentrum Uhrmacherschule, in Granges
汝拉(Jura)的EHMP, in Porrentruy
目前約有2000名學生就讀于瑞士鐘表學校,這里的教室陳設復雜,精密的制造器械陳列其中,年輕學徒大都神情專注,進行著最基本的銼、鉆、磨、削基本工藝,沉醉于微觀世界中,仿佛時間靜止。
Patek Phillippe的制作現場
瑞表行業為完成義務制教育的學生提供了兩種職業選擇,第一種是純理論教學,另一種是理論實務結合式教學,目前第一種模式在瑞士更受歡迎,但由于第二種模式實用性更強,更受行業組織歡迎,其認可程度逐漸上升。
為了與時俱進,按照聯邦政府的要求,學校每隔五年更新一次教學內容,以適應科技發展需要,學校稱最近一次的更新將于在2015年1月進行。
學校培訓結束時,通過結業考試的學徒將獲得兩種全國認可的聯邦證書:CFC (certificat fédéral de capacité)或AFP(attestation fédérale de formation professionnelle)。
由于要求嚴格,每年通過考試的學生人數十分有限,2011年,有206 名學徒獲得了聯邦證書,到2013年這一人數漲至395人。
聯邦證書
除了上述專門的六所鐘表學校外,想進修鐘表制作技術的人們還有兩種選擇:
1)鐘表企業的教育中心:比如Swatch 集團就設有以創始人命名的The Nicolas G. Hayek 制表學校,其他家族制表企業也有自己的內部培訓機制。
2)專門為成年人設計的再教育中心:目前由Convention Patronale 主辦,在瑞士的Delémont, Geneva, La Chaux-de-Fonds, Le Locle, Morges 和Tramelan ,以及法國的Morteau 等七個地方都為成年人舉辦模塊化的鐘表制作培訓課程,以夜校為主,從1994年起,已經有1900人接受培訓,超過300人獲得了聯邦證書(CFC + AFP)。
堅持學徒制職業教育是瑞士鐘表業成功的一大法寶,這種教育模式是對傳統工藝的尊重,也是有效培養人才的方式。
雖然近期瑞表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完美風暴,但是通過其學徒制度的支撐,再加上近期瑞表出口企穩,瑞表行業有望逐漸恢復。